有天看见一位大学同学转发的《陪你做一只蘑菇》,讲一位精神病人,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,整天撑一把伞蹲在房间墙角里,不吃不喝。有个医生,也撑把伞,来和他一起蹲着,说自己也是一只蘑菇。病人点点头。后来医生走动起来,病人说,蘑菇怎么能走呢?医生说,蘑菇当然能走啦。后来医生吃东西。病人说,蘑菇怎么能吃东西呢?医生说,蘑菇当然能吃东西。几星期后,这病人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。虽然,他仍把自己当做蘑菇。
这位同学,家有一女一子,我俩虽隔千里,相互取经,也相互取暖。《蘑菇》一文,击中我的一些感触。当时看完我就许诺她,会写一篇回应。
蹲下去陪病人做蘑菇,成功影响到病人的行为。同伴的力量,朋友的力量,认同的力量。这些力量,家长往往疏于利用。我亦如此。
有一天黄昏,刚下了公交车,阳阳说他走不动了,要睡觉。出了幼儿园一路玩回家,走了好久,坐地铁,转公交,时辰确实已晚,看阳阳眼眶深陷,刚才在公交车上差点睡着,我知道他确实累。累得说话都带哭腔。我一听,着急。我拿小轮伞车推着胖涛涛,必须两手推,腾不出手来抱阳阳。他三岁多,我单独抱抱还行。再推个车,还得上坡,可搞不定。我必须鼓励阳阳自己走。于是我开始劝。劝也是顺着他的话劝。大意是:哦,阳阳要睡觉啊,对,我们快点回家睡觉,家里有床。云云。
阳阳听不进去这话,指指地下,急得叫起来:我要睡觉!我要在这里睡觉!
我看看地下,下过雨,石板湿漉漉的,气温才10来度。就又开始说道理。哎呀,这里冷啊,你看,石板是湿的,冰冰冷。云云。
阳阳大哭。
我心里也很抓狂。深呼吸,深呼吸。看看四下无人,确定了不会有人来救我。只能沉下心来想办法。办法往往自个儿冒出来,并不通过意识层面一步一步想出来。尤其是绝境中的办法。脑子里似有幅黑幕,背后有高速的自动运算。如今前沿的科学,对这黑幕的存在,和幕后的运算,好歹有些研究和认识了。凭空来的灵感,其实并不凭空。当时我灵机一动,恐怕连《天龙八部》里虚竹破解无崖子围棋残局的情节,都有一份功劳。
我索性就更顺着阳阳的话说。干脆加入他的阵营。我连说带比划,说在这里放一张床垫,放上枕头,放上被子,来,我们一起在这里睡。然后作歪头枕手睡觉状。阳阳跟我一起做。然后他就说他睡好了,有力气了,跟我一起走回家,用不着我催他一句。
我心里吃惊坏了。太容易了这!不就是陪着他想象了一番游戏了一番嘛。他就要这个!
那些道理啊,回家才有床啊,石板太冷啊,他怎么不知道!他需要的不是妈妈跟他叨叨一遍道理,是妈妈投入他当下的感受,作他的伴儿。
几乎一样的情节,过了几天,又上演过一次。他又说走不动了,要就地睡觉。这次我吸取经验,直接就跟他比划打铺睡觉。比划完他爽气地跟我走回家。
我跟老公细说此事,感慨万千。我说咱们大人啊,不也爱跟知心知肺的人,吐个槽,聊个痛快天嘛。闺蜜聚首,说说烦心事儿,也不求什么解,就是说说。很多事本来就无解,总还要找到力量去面对。有同道的,知甘苦冷暖,能倾诉倾诉,就生出些许力量。阳阳也有这个需求,可是他(三岁半)还不能在电话里跟小朋友说这些事情,不能上微博上Facebook,不能约朋友单独出去泡咖啡馆,不能找哥们喝盅酒。莫说这些不能够做,他也不能写篇日记遣遣烦闷,不能去门口抽根闷烟,不能去健身馆发发汗,去瑜伽馆静静心,去做个美容,去做个足疗,狂买一通东西,怒吼一顿孩子老婆。
一句话,孩子没别的辙。
孩子需要陪伴。需要有人说出心里话。莫说三四岁的孩子,表达抽象的感受还不利索,连发音的肌肉群指挥也还不熟练,说话需要更多的控制力。就是上小学的孩子,乃至很多成人,表达自己,都颇费力。气得只知道瞪眼,说不出话;累得不想说话;急得找不到词,种种情形都有。不论好话坏话,真话谎话,“爱你”“对不起”,都有说不出口的时候。
我身边就有孩子,比阳阳还大半岁,爱哭腔叫喊。每逢此时,他妈妈会喝他“好好说!”“不要叫!”“不要哭!”。可是下完命令之后,没有其它内容,就等着孩子自己好好说。我作为旁观者,当然容易取一个评论者的姿态,暗思此举不当之处。可是反观自己,也常说出这样的话,单看我有多累,多饿,多烦。“不要哭,好好说!”这话简直是自己从嘴巴里冲出来的,拦都来不及。由此也体会到,很多道理,孩子虽然都懂,临事却另有一股冲动,抢在理智的前头,决定了他们的行动。按照Daniel Kahneman在《闪念与沉思》一书中的分析,这是人脑子里一号系统与二号系统永远的冲突,谁都逃不过。就科学界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,此论与脑神经的生物物理现实也合得上。暂不深议。
只要我还有力气办到,总要先从阳阳的角度说几句话。把他刚刚的经历说一说,把他的感受说一说;哪怕以前有过类似的情形,以前说过类似的话。他爱听这样的话。谁不爱听呢?谁不爱读那些击中自己感受的文学作品呢?听的时候,人就平静下来了。平静下来,他还是非常讲道理的。如果“不要哭”这样的话已经冲出口,出口就出口了,与其沉浸于懊悔,不如接下去说,依然去帮孩子说出心里话,远胜过在僵持中干等。
国内市面上有本翻译过来的书,名叫《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会说》,我猜大致也说这些内容。其实题目中的“孩子”,大可以改成“别人”。先顺着别人的话说,而不能光想着自己的目的和主意。先倾听,先理解,先建立对话通道。
听与说,都不是目的本身,只是着手之处。而着眼点,在于良好关系的建立和保持。这话很多人都懂,很多人比我做得好。只不过都用上司那里、客户那里、同事那里,回家就想不起来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就连专业做服务的人,不谙此道者,也多如牛毛。不谙还罢了,根本不肯学。他们永不明白,当你说出认同的话——而不是站在对立面提要求,要求别人冷静,要求别人体谅,要求别人克制——当你蹲下来说自己也是一只蘑菇,你就拥有多大的影响力!
注:Thinking, Fast and Slow 一书的书名,译作《闪念与沉思》,为本文作者所译。
0
推荐